• 首页
    • 美剧
    • 美国大片
    • 美综
    • 美漫
    • 资讯
    • 明星
    • 视频
    • 文章
    观看记录 清空

      德国人拍公路片原来挺清新

      2024-09-22 01:26:08 9阅读

      《契克》是一部冷门的德国电影,冷门到上映八年后我才看。

      朋友推荐说“看看吧,这是公路片里的一股清流。”

      然后我看了,结果我发现这部电影的气质和氛围很像《菊次郎的夏天》,主题也挺有意思:

      一个内向自闭又腼腆的少年,在一个不良坏孩子的带领下,毅然决然踏上了一段“说走就走”的旅程。

      在大人眼里,他们都是叛逆的。

      在法律视角,他们必然犯错了。

      因为他们未成年,偷车、开着车一路向西,走到哪儿算哪儿。

      结果两个少年在公路上遭遇交通事故。

      我相信无论在国内外,少年的行为都是负面典型。

      可《契克》还就是拍得让人看后为少年鼓掌、感动。

      “契克”是一个坏小孩的名字,一个在德国上学的俄罗斯少年,还是一个俄罗斯少数民族少年。亚裔面孔让他在学校显得格格不入。孤僻的性格也让他和其他同学始终无法融洽相处。而且他喝酒、说脏话,但是他成绩很好,总是能考全班第一。

      在性格同样孤僻的迈克眼里,契克似乎是自己的同类,不过迈克除了孤僻内向外,胆子没契克那么大。父母貌合神离,班上心仪的女神看都不看他一眼,即便偶有交流也让迈克心伤:

      女神传纸条让迈克给到其他男孩。

      这让迈克屡屡破防。

      不过没关系,契克完美填补了迈克的性格缺陷。

      这两个少年身世相同,只不过契克家庭条件没迈克那么好,性格比迈克外向。他怂恿迈克在女神生日那天把画了很久的画像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她。这个举动让一直忽略迈克的女神对他瞩目。接着,两个少年的举动震惊了所有人:

      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开着一辆汽车离开了。

      车,是偷来的。

      人,是未成年。

      两人刚上路的时候就开始互相监督,契克帮迈克扔掉了手机,迈克帮契克扔掉了伏特加。

      心无旁骛的少年开车上路,没有目标也没有目的地。一路上躲避警察,还要贴上胡子装作成年人,饿了就去农夫的庄园偷果子吃,渴了就接自来水喝。

      路上他们认识了一个女孩伊萨,她蓬头垢面又气势汹汹,年龄和契克与迈克相仿。三个孩子在车上聊天,迈克看着他们两人心里觉得很羡慕,他们让内向的迈克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知道原来世界上的悲欢并不相同。

      比如契克,别人眼里的坏孩子从小居无定所,亚裔人的面孔让他处处受到排挤。他只能用看似粗鲁的言行保护自己。

      比如伊萨,她只想找到同父异母的姐姐,那是她在世上唯一的亲人。流浪的路上别人嫌她脏嫌她臭,她不计较也习惯了,只有当她跳进湖里洗干净的时候别人才会发现她原来很漂亮。

      契克眼中的迈克是个“未经雕琢”的孩子,是他异父异母的弟弟。他羡慕迈克优渥的家庭,也对迈克父母失败的婚姻感同身受——他也一样,只是自己的父母更混蛋,压根就没管过他,所以少管所是他最常去的地方。

      伊萨眼中的迈克是个纯情少年,漂泊的路上伊萨见过太多心怀不轨的人,迈克不同,她问迈克“我饿了,有吃的吗?”迈克并没有趁机要挟什么,而是带着她一路流浪。

      三个本质纯良的孩子开着一辆偷来的车欢乐地在路上听着音乐。他们攀爬到一处山岭坐在石头上相约五十年后无论各自做什么都要到这里来相聚。

      然后,我们看着他们纷纷离别:

      伊萨要坐班车去找她的姐姐,迈克毫不犹豫地把钱都掏出来给她买车票。

      他记得伊萨临别前的亲吻,那是他和异性第一次亲密接触。

      契克在公路上和一辆运猪的货车斗气,货车翻了,他追尾了。警察来了。为了不再进少管所契克选择跑路,迈克叫住他,脱下自己的球服送给他,那是契克最喜欢的。契克当着他的面穿上,眼中满是不舍。

      自此,契克和伊萨在影片中再也没有出现。

      只留下被警察送回家的迈克,他面对父母的质问和责备,父亲甚至还打了他。

      在法庭上律师为迈克辩护,准备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坏孩子”契克身上,迈克站了起来,这个只有14岁的男孩说“偷车是我和他一起干的……”

      迈克长大了,他知道要承担责任。不止如此,回到学校的迈克成了同学们的焦点,孩子们觉得迈克比他们“成熟”,他用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看到了外面的世界。连那个生日聚会都不邀请他的女神也在课堂上给他传小纸条问他“你这段时间去干嘛了?”

      只是迈克心中再无女神。

      这一路荒唐的经历让迈克重新认识了世界,沿路的感触让他不再把手机当成“肢体”,他在回味,回味路上看似有教养又富足的少年为什么聚餐不叫上他们,而拉扯几个孩子生活贫困的单身母亲却对他们慷慨大方。女神眼里没有存在感的自己为什么在流浪女孩伊萨眼中是值得爱护的男孩、别人说是坏孩子的契克为什么对他关照有加。

      原来……

      这个世界需要通过不同视角观察才显得立体。

      世界不是课本上的世界,也不是手机里的世界。

      世界需要感触,需要亲身经历。

      世界才是世界。

      契克告诉迈克:

      “我其实喜欢男孩”。

      迈克内心戏展开:

      “要不……不,我还是喜欢女孩。”

      孩子的可爱啊,真上头。

      此时迈克只想让人生快进到五十年后,三人相约在那处山岭。

      也许五十年后,步入老年的三个人还会像现在这样回忆往事开怀大笑……

      “五十年后,我们再见!”

      迈克独自在家,14岁的他比同龄人经历的人生更精彩。

      我知道这类“三观不正”的故事略有“教唆”之嫌,不过我看到的是一个原本内向自闭的孩子如何渐渐变得勇敢、承担责任,他甚至敢刚警察,因为警察问他“契克回来了吗?”少年觉得契克是自己的朋友,他要保护朋友,无论此生还会不会相见。

      电影里的风景不错,少年心境的渐变刻画得也很写实。

      成年人如迈克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是个好孩子,但他们并没有给迈克树立好榜样。

      迈克写作文描述自己的母亲,用了一些“写实”的手法,老师很生气,觉得他在侮辱母亲。

      可迈克不明白,为什么大人的世界里,总是说一套做一套?

      就像他不明白为什么沿路上的人和书本里不一样,好的极好,坏的极坏。

      《契克》,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走进少年内心的人生向导。

      它很冷门,冷门到上映八年后我才看。

      它很独特,独特到我看完后也在畅想一场“五十年后的约定”。

      伊萨对迈克说:

      “再也遇不到像你一样对我的人了。”

      那是人生难得的至纯至真。


      友情链接

      本站内容均从互联网收集而来,仅供交流学习使用,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侵犯了您的权益,尽请通知我们,本站将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Copyright @ 2023 美剧天堂 版权所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