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天堂 美剧天堂

票房不灵但有点意外!刘德华的灾难新片《焚城》让人看到陆港合拍片久违的诚意

来源:   发布时间: 2024-11-12    浏览次数:13

在经过长达一周的点映过后,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主演,打出“华语首部辐射灾难电影”旗号的陆港合拍片《焚城》于今天11月1日正式公映。

由于港片和灾难片失势而票房前景不佳,但确是诚意之作

目前,从并不突出的点映上座率,和公映首日仅为1500万的实时票房来看,本片的商业前景谈不上乐观。

其实这并不能令人感到多意外。一方面,以内地为主要票仓的陆港合拍大片们近两年来由于题材同质、套路陈旧、缺少新鲜血液,带给观众的新鲜感缺失,受众基本盘严重萎缩,票房普遍跳水,已经不再吃香。

另一方面,灾难片作为2020年之前曾风光过几年的大片类型,出现过《逃出生天》《救火英雄》《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等由香港导演掌舵的成功案例,但随着《紧急救援》《惊天救援》等超大制作的惨烈扑街,该类型的“大场面+强煽情+群像刻画+最后一分钟营救”公式,也已经成为了被观众厌倦的明日黄花。

有这两大不利因素傍身,再加上导演潘耀明的执导履历又不突出(上一部导演作品是去年豆瓣4.8分的《别叫我“赌神”》),有谁敢对《焚城》这样一部陆港合拍灾难片抱有太多期待呢?

即使是制片人江志强在电影上映前那些雄心勃勃、对影片充满信心的发言(“香港电影不能总是一种套路”“本片和香港社会议题强相关”“这部电影是我的豪赌”),也只能被彻底疲劳于港式大片的观众们看作是自卖自夸的营销话术——毕竟这几年来,映前打出各种新题材、新人设的噱头,实际上成片还是“老一套”的豪华港片,我们见得少了吗?

但看完片令人意外的是,这次江志强没有骗人。

虽然《焚城》从整体架构、人物塑造和桥段构思上,依旧没能完全摆脱港片的既有公式,但胜在视角多面、灾难假定写实感较强,且能像近年来一系列聚焦社会热点议题的“纯港片”一样,完成了批判现实、推演各阶层港人心态、歌颂香港平民精神的使命——这在一向以展现爆炸场面和“卧底反转”为主要任务、设定离地的合拍大片中,可以说是具有突破性的诚意之作。

从上到下多方视角出发,是模拟预演灾难的“真灾难片”

《焚城》的故事灵感来自一篇外媒报道,美国某位环保专家将100个追踪器放在计划销毁的电子垃圾中,10个月后,大部分追踪器的信号都来自香港——不法商人偷偷将这些含有危险成分的垃圾拆解后转卖,香港正是最重要的中转站。

而在片中,1996年时任香港财政司司长的范伟立(刘德华 饰)因放松管制导致电子垃圾失火,自己的消防员妻子因此殉职,为弥补过错,范伟立辞职攻读学位,成为环境专家。

2007年,黑心商人方铭铿(周文健 饰)、高培德(王敏德 饰)堆放在皇后山垃圾场的电子垃圾失火,极高危放射性物质铯137有泄露风险,危及数百万市民生命健康,香港大片区域有成为无人区的风险。

暂代特首的方铭铿妻子、现任财政司司长方王惠明(莫文蔚 饰)集合各部门商讨对策,范伟立也作为顾问加入其中。而在另一边的垃圾场前线一线,范伟立小舅子黎杰峰(白宇 饰)带领的消防队员,则需要在台风来临之前执行好隔离放射物的任务……

很显然,香港不是第一次在影视作品中遭遇大灾难,但《焚城》值得称道的一点在于:片中的灾难不是单体建筑或某个地标受灾的规模,而是危及数百万人的末世级放射灾难,放眼过去十年的港片,恐怕也只有《拆弹专家2》中的核弹危机能与之比拟。

而又由于片中的灾难起因是人祸导致的意外,而非《拆弹专家2》中过度癫狂戏剧化的“恐怖分子丧心病狂”,《焚城》的灾难假想显然要更加写实。当片中天文台长哭着念出可能百年内都将不适于人类居住的一串区名时,对于地狭人密的香港而言,本片无疑代表了对香港一种带有强烈科幻色彩的末世想象

而正因灾难假想这一“天命”(尽管起因是人祸)的相对写实,《焚城》关于“人事”的着重点,也自然要往现实的逻辑靠拢。

故而影片采用了一种“灾难模拟沙盘推演”的叙事方式:当这样的灾难发生时,从庙堂之上的特区政府,到一线救灾犯险的基层公职人员,再到千万民众,他们的回应会是什么样的?问题将以什么样的流程得到解决?中间会暴露出官僚系统和资本主义体系的哪些裂隙?

也正因“办公室开会”和“一线救灾”两部分篇幅并举、甚至前者分量更重的“文武相济”结构,《焚城》令不少观众联想到接近于日本政府灾难模拟的《日本沉没》和《新哥斯拉》——这两部的特点,在于适当弱化灾难大场面的娱乐效果,更加着重对日本民族集体焦虑的反映,以及对国家高层政治的严肃向剖析。

而与它们同一类型的《焚城》,至少在合拍港片的范围内,通过模仿提升了自身的深度,绝非“没本硬写”的陈词滥调:影片格局上不再是将灾难单纯当作合理化视听奇观、创造角色牺牲条件的功能背景,而是将灾难放到中心,回归了灾难片“假想末日”的根本属性,并借这个“台子”,将香港电影自身擅长的政治隐喻和资本主义批判融入其中。

这是它在华语灾难大片中独树一帜的东西。

批判和赞美并举,最终葆有希望

很明显,《焚城》的批判炮火,主要是指向了无良富商视公共安全为草芥,以及部分政府官员自私怯懦、害怕担责的“甩锅”心态。

在《焚城》当中,铯137泄露的灾难源于富商王敏德和周文健的非法转运,而给这一不法行为事实上开了口子的,是刘德华在财政司司长任期间放松监管的法案。

在灾难发生时,刘德华认为可以就近征用王敏德所有的豪华宅邸组织放射物扩散,为了救灾大局,临时特首莫文蔚不得不向坏人让步——灾难的制造者反而通过灾难脱罪,可谓无奈、讽刺。

只有靠前体制人刘德华最后“玉石俱焚”的自杀式曝光,才帮助正义重回香港。“这个世界不是只属于你们有钱人的”,片尾这句颇具分量的慷慨陈词,和去年香港全民爆款《毒舌律师》中的“法律面前,穷人含捻”太过相似,都表达了一种赤裸的愤怒,给香港民众出了一口恶气。

而影片对于上位者的批评则更加尖锐:临时特首“(什么都不做任由放射扩散)是天灾,民众可以原谅;若是决策失误则问题更大”的自保心态,当权者对民众封锁消息、自己却悄悄通知家人避险的自私虚伪,也刻画得相当尖锐。

总之,如此具有冲击力、能为香港人民“泻火”的现实批判话语,能出现在近年来“本地性”越来越稀薄的合拍大片中,不能说不是一种突破,也无疑令人欣慰。

但纵使如此,本片神似《寒战》开头的“特首不在港”设定,公务员系统中勇敢博爱的个体们,以及高官们最终与消防员同一战线、同情共感的转变,都说明影片对高层公务员系统的批判留有一定转圜余地,聪明的同时,也为《焚城》保留了潜台词上的多义性。

至于影片中灾难一线消防员施救的部分,则是比较典型的群像英雄刻画,有赖于危险状况逐步被探测、揭露的一波三折,救灾行动的计划、目标、最终决定方案也都经历几次反转,故事并未彻底落入俗套,以商业大片的标准衡量,精彩程度也在水准之上,在这里不多赘述。

香港虽是以契约和个人主义为基石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在电影中面对天灾,以白宇、王丹妮、谢君豪等为代表的基层消防员,也体现出不同社会中英雄共通的奉献精神。不干巴巴喊口号、上价值,而只是自然而然尊重天职,为市民、兄弟、爱人而战,困厄时坚韧不屈,牺牲时哼歌拥抱死亡,令人动容。

香港前证监会主席沈联涛曾说过,香港是一个同时包容所有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小世界。

在《焚城》中,灾难是照妖镜,暴露了怯懦和卑劣的同时,也展现出体制内理想主义者、基层公务员、底层民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香港精神”。纵然暗面始终存在,但影片最终的结局,也算是对香港未来的寄语——就如刘德华在开头所说的那句“我对香港充满希望”一样,一部真正好的香港电影,应该表达出这种精神和能量。

毛病也不少,但总归是良心合拍片

当然,说了这么些夸赞的话,《焚城》的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

一方面,其本质上还摆脱不了对其他政治类灾难片的模仿,跳出“陆港合拍大片”这一大多数作品都陈旧老套的圈子,就不那么有新意了。

其二,《焚城》有明显的效仿几部香港本土现实题材爆款的痕迹,摆明了是冲着激发香港观众的情绪去的。这指的不单是批判富人的主题,从演员阵容乃至于角色人设,既视感都够强烈的:王敏德饰演的满嘴粤英夹杂的精英反派,几乎是《毒舌律师》里他的角色原样搬运,形象有些浮夸刻板,还是没能脱离脸谱化的毛病——其实片中的其他不少角色,也都还残存着“港式悬浮”的痕迹。

至于影片国语版配音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是合拍片的老毛病了,还是尽量看粤语版为好。

最后,也是《焚城》被认为最悬浮的一点:香港如果发生超大灾难,中央政府必定会强力援助,轮不到港府的高官闭门独自处理,而影片完全忽略了这一点。电影中所有的行为主体只限于香港一地,内地的影响被完全舍去,显得太“见外”,也太不合理。

不过主创做出这样看似不合理、有遗漏的选择,也多少可以理解:如果非要把中央的角色写进去,无疑会使《焚城》的叙事格局大幅膨胀、变得难以掌控,另一方面,也会给电影带来把握陆港关系刻画尺度方面的困难——只能说,从影片创作的角度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发生在平行世界的“假定性合理”。

当然,即使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就目前在两地的前期评价来看,内地观众和香港本土观众的评价也依然以正面居多,可以说是在低期待之下的一个意外惊喜。

纵然因为身处冷档期、观众对香港大片和灾难片信任下降等多项原因,《焚城》很难取得足够回本(传制作成本2.8亿港币)的票房成绩,但对比近年来太多只知打枪和爆破、毫无灵魂、为拍而拍、脱离香港本土现实语境的陆港合拍大片,《焚城》值得一个鼓励。


THE END

友情链接模块

本地记录
*
*